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曾用名:防渗技术
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672-1144
CN:61-1404/TV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5203
被引频次:19461
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期刊(2014);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期刊热词:
水利水电工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智能建造,技术与政策双驱下的建筑新趋势

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建筑智能化与产业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通过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国工程建设水平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建筑智能化与产业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通过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国工程建设水平 加大智能化建设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应用,形成覆盖科研、设计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建设产业体系、生产加工、施工组装、经营。

什么是智能建筑?

智能建造不仅仅指严格意义上的“建造”阶段,而是涵盖了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三个主要阶段:建造、交付、运营。

在建设阶段,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完成规划、设计、施工,需要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等新技术,结合建筑产业化技术和先进的制造管理方法,融合创新,降低资源消耗和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在交付阶段,要求建筑主体具有高度的“智能”,才能融入现代社会,实现绿色健康功能,体现其品质和价值.

在运营阶段,要综合运用新技术支撑楼宇一体化智能运营,确保实现长期安全、高效、低耗、优质的服务和管理反映和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钱其虎近日在接受新京报采访,就“智能施工”在工程建设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钱教授认为,智能建筑首先是一个全面而彻底的感知系统。地下有很多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无法看到和感觉到它。要通过设备、传感器、信息设备充分感知和了解情况。二是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全面互联,实现信息感知。 (数据)的高速和实时传输。获取的信息必须快速传输。如果目前获得的信息要几天后才能看到,工程建设就无法提供实时反馈和服务。有了互联网、物联网、5G技术以后,信息传输非常快,可以瞬间反映认知。二是打造智能平台,技术人员必须通过该平台对海量数据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模拟,做出决策,及时发布安全预警和处置对策方案。有了这些技术,工程施工风险更低,施工人员更安全,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互联网+BIM ” 引领智能建筑新未来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诸多技术在物联网融合后,智能建筑也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BIM技术是非常关键的推动力之一。BIM是引领建筑领域从二维到三维,从图形到数据的技术革命。

智能建筑的定义一般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舒适方便 hu人性化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集合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组成。

BIM与智能建筑有什么关系?

首先,智能建筑需要精准的系统建设,更可靠的系统维护。业界最担心的是,很多信息在维护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而BIM最大的能力在于将数据随时链接到可视化模型,确保信息永不破损。

其次,BIM的使用可以为建筑添加智能基因。

主要原因是一旦使用了BIM,就可以进行建筑优化和智能性能设计,也可以提前进行智能性能分析和验证,以及智能建筑维护和维护的集成架构。可以提供操作。以智能性能分析验证为例,如声、光、热等性能项中的自然光环境,或自然热源、室内温度分布、室内舒适度分布、自然空气动力环境等,都可以通过BIM进行分析和分析。验证。

第三,可以使用 BIM 以更智能的方式建造建筑物。

BIM有利于构建精准的施工沟通机制和高效的施工团队协作,实现以BIM为核心的智能建筑系统工程。例如,BIM 可用于促进仪器和电气组件、系统和建筑物的精确集成。此外,还可用于形成全3D、全生命周期的建设平台。

目前我国的智能楼宇系统不稳定,功能实现率低,具有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这些一直是智能建筑屡遭诟病的问题。但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新四化的演进,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指引下,为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各种“城市病”,时间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迫不及待了。 .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这是未来智能建筑的大方向。同时,将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应从智能建筑系统架构的确定、设计理念的更新、标准规范的完善、B/S接入模式的建立、集成平台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和嵌入式控制器系统架构等要考虑。


文章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jzgcjsysjzzs.cn/zonghexinwen/2021/0824/1212.html


上一篇:《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璀璨丝路文明里,
下一篇: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上,参观者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