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曾用名:防渗技术
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672-1144
CN:61-1404/TV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5203
被引频次:19461
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期刊(2014);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期刊热词:
水利水电工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同济教授李麟学:减碳与数字技术前置,新时代(2)

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对整个行业而言,也特别需要不同维度或视角的推动。典型的比如技术媒体对技术本身以及行业推动会非常大,我们称之为科技传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对整个行业而言,也特别需要不同维度或视角的推动。典型的比如技术媒体对技术本身以及行业推动会非常大,我们称之为科技传播,这是纯技术人员很难推动的。

36氪:在低碳、数字化背景下,谈谈您对建筑设计的理解?

36氪:我们注意到您建立了自己的建筑工作室,未来想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李麟学教授团队

5、热力学建筑注重设计追随能量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设计、捕获、引导、拦截、储存、促进以及调节建筑系统的整体能量流动与耗散,实现环境热力学与美学的转化融合。

然而,这里面,建筑师仍面临着较多的窘境,包括技术与艺术的平衡、话语权的争取与多专业人员的协调,尤其是双碳背景下对新时代建筑设计的理解。那么建筑师群体具体面临着哪些变化,又增添了哪些社会责任,未来十年又有哪些可期的发展空间呢?

第三块是进行城市层面的开拓。我们会从城市的尺度去考虑怎样运用气候、环境、能量要素。比如在城市的尺度上去考虑风廊的问题、热岛的问题、雾霾的问题、城市街区的问题;在北方怎么来保温?在南方怎么来促进通风?这些问题是单纯的从建筑尺度上是无法实现的,是“气候城市”的建构。

36氪:从建筑师角度,您是如何理解建筑碳排放以及数字化这件事情呢?

36氪:很多人评价建筑专业是“天坑”,您如何看待建筑师群体未来的发展呢?

2、建筑师的话语权也是需要不断去争取的,不是说一开始就赋予我们整个资源协调的特权,而是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行业多方慢慢达成共识并互相认可的结果。

1、建筑师就像乐队指挥,需要通晓各个环节,关键在于整合不同的要素,考虑如何把纯技术的内容转化成系统化的集合,并赋予其文化与诗意。

河南省科技馆新馆

(本文完)

李麟学教授往期部分作品

减隔震技术可以这样形象化解释,它就像我们用一只手拖着托盘,托盘上放鸡蛋一样的。由于手的作用类似于弹簧,可以缓解托盘与鸡蛋之间的振动,从而保证了整体稳定性。对于建筑而言,减隔震技术通过在地下底部结构或层间变形较大的位置设置耗能装置,如阻尼器、减震层等耗散地震能量,当满足规范特定条件后,可实现上部结构的降度设计,从而显著降低钢材、水泥的用量。

李麟学:如今很多优秀的建筑师都在高校做老师,尤其在西班牙,通过学术研究同时拥有自己的事务所,既可以保持一份学术理想,又能在市场中保持一份独特性。美国的建筑事务所则更多倾向于体系化,它会在某些专业领域非常强,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与专长。国内市场比较大,这两种形态同时存在,一方面设计集团类似于专业类型的集中、有非常强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非常个性化的研究性或实验性的小型机构。

文 | 秦明;编辑 | 石亚琼

3、建筑师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的同时,数字化应该是围绕创造力而产生的重要方法与工具。另外,碳排放分析并不是一个回溯性的验算概念,而是一个协同工作的全过程概念,这是促进设计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实施过程中,若按照传统现浇设计方式,预制构件尺寸会比较大,装配式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因此,在结构工程师的协作下,项目采用了减隔震技术,用以降低构件的截面、用材等;同时使用热力学烟囱技术,它的设计能够部分替代空调制冷系统,在过渡季节,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有利于降低运营碳排放。

8、建筑师要回答所在时代的一些需求,尝试进行不同学科的交叉、不同技术领域的交叉、甚至是与生理学、医学观念的融合,过程中既要守住学科与专业的核心,也要不断开拓我们的知识边疆。

李麟学: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建材与运营阶段碳排放比例占据95%以上。一方面材料的变革会很重要,其次在运营层面,也需要专业的团队做后期运营的评估,尤其是按照低碳理念设计的建筑,在真正投入使用后有没有起到效果,是我们的关注点。

其次,人的要素是很难测算的。做低碳未必要以牺牲人的舒适为代价。建筑设计应该最大化地去使用自然资源,其实,疫情期间很大的一个经验就是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自然是何等重要!需要警惕过度迷恋机械技术创造的环境。

李麟学:建筑设计行业不止于造房子的艺术,它以物质实体为导向的,非常依赖于每个时代的新技术,属于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时代不同,需求不一,如今建筑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承载了协调建筑产业资源的重任,尤其在全球气候环境议题背景下,面临着如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的设计需求与职业挑战。


文章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jzgcjsysjzzs.cn/zonghexinwen/2022/0607/1387.html


上一篇: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讲义:建筑性
下一篇:以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